- 索 引 號:QZ07109-0101-2025-00120
- 備注/文號:南民函〔2025〕92號
- 發布機構:南安市民政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04
王聲彬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建設補貼社區長者食堂的建議》提案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意見建議采納落實情況
(一)針對提案“加大建設投入”建議,答復如下: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將其作為重要民生工程,把長者食堂建設納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民生保障的重點規劃項目,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工作思路,突出重點,創新舉措,強力推進,從源頭上確保場地供給。在新建社區時,依據人口密度和老年人分布情況,科學規劃并預留充足的場地用于長者食堂建設;針對老舊社區,積極盤活資產,探索改造閑置空間,如廢棄廠房、閑置社區用房等,打造長者食堂,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就餐場所。同時,設立長者食堂建設專項資金,為項目推進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采用PPP模式與企業展開合作,通過給予企業稅收優惠、場地使用優惠等權益,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共同推動長者食堂設施的升級與完善,提高服務質量和運營效率。
2019年以來,我市加快推進老年人助餐點建設,將老年人助餐點(長者食堂)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每個項目補助30萬元,按照供餐能力每日100人以上,就餐座位50個以上進行餐廳、廚房改造建成長者食堂37個。2025年,將投入180萬元,依托農村幸福院、村老年活動中心、“黨建+”鄰里中心再新建(或改造)長者食堂6個,可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堂食、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門送餐、為在周邊社區活動的老年人提供配餐等服務。
探索“公益+商業”模式,解決長者食堂可持續運營難問題。皇家濱城小區“物業+養老”服務中心長者食堂、柳城街道帽山社區長者食堂引入物業、餐飲企業等第三方機構運營,將長者食堂升級為全齡化社區食堂,從服務老年人拓展為服務全社區居民,既滿足老年人公益就餐需求,也面向市場經營,提高了食堂“造血”能力。從單一養老服務場所,到全齡共享的社區樞紐,社區長者食堂的實踐,不僅破解了傳統長者食堂的運營困境,更成為鄰里情感聯結的紐帶、基層治理創新的縮影。
(二)針對提案“完善補貼策略”建議,答復如下:
我市老年人助餐工作走在泉州市前列,霞美鎮四黃村“幸福園”、金山村“養生館”、官橋鎮西莊村“幸福食堂”、眉山鄉觀音村“愛心食堂”等經驗做法得到了社會和群眾的認可,通過示范引領,推動全市老年人食堂健康發展。霞美鎮四黃村居家養老服務站為全村70周歲以上的老人免費提供午餐和晚餐,并為沒來用餐的老人每月補貼100元;眉山鄉觀音村愛心食堂為村里65周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午餐,每日的伙食根據該村村醫志愿者提供的營養均衡的膳食搭配進行烹飪;官橋鎮西莊村農村幸福院65歲以上老人自愿報名用餐的每月只需繳納80元,就能在幸福院享受一份豐盛的午餐和晚餐。霞美鎮金山村為60歲以上老人供應一日三餐,并設置用膳掛簽牌,避免餐飲浪費。
近年來,按照有關文件規定標準對新建住宅小區同步配建養老服務設施,在小區的養老服務站建設長者食堂。通過政府補助、社會捐助、村集體互助等方式,積極引導村(社區)多渠道籌集資金,建立長效保障機制。一是進一步提高補貼金額。綜合考慮食材成本、人力成本以及就餐老人數量等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補貼標準。補貼范圍涵蓋食材采購、員工工資等關鍵運營成本,以此穩定餐食價格,讓老年人能夠吃得實惠。保障員工待遇,留住專業人才,提升服務水平。二是拓寬補貼來源渠道。積極動員慈善組織、愛心企業等社會力量多元參與。對于捐贈者,嚴格落實稅收優惠政策,讓其享受到政策紅利,以此鼓勵更多社會資源投入長者食堂建設,充實資金池,確保長者食堂的可持續運營。
(三)針對提案“強化監督管理”建議,答復如下:
一是嚴格質量監督。督促指導各養老機構、長者食堂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食品采購索證索票制度,確保食材來源安全可靠;規范食品加工流程,杜絕違規操作;加強食堂環境衛生管理,為老年人營造整潔、衛生的就餐環境。聯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采取日常檢查與不定期抽檢相結合的方式,對食材采購、食品加工、食堂衛生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監督。
二是建立考核機制。設立科學的績效評估體系,從服務質量、運營效率、老年人滿意度等多個維度對長者食堂進行綜合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動態調整補貼金額,對表現優秀的食堂給予獎勵,樹立行業標桿;對不達標的食堂責令限期整改,切實保障長者食堂的服務質量和運營水平。
三是落實安全措施。設置場所安全警示標識,對相關建筑物設置防滑提示牌、階梯提醒、扶手、緊急呼叫鈴等適老化設施,滅火器、應急燈等消防設施配備齊全,安全出口標識清晰,保證前來就餐長者的安全。
下一步,我局將與相關部門協調配合,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持續做好長者食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積極爭取政府政策支持,推進長者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規范長者食堂經營行為,逐步解決長者食堂食品安全監管中的難點問題,推動長者食堂食品安全規范提升,讓老年人吃得安全、吃出健康,感受到“穩穩的幸福”。
(四)針對提案“整合社區資源,與周邊商超、市場聯建食材供應鏈,降采購成本;組織志愿者助力,分擔分發、清洗、陪餐等工作,減人力開支。多方合力,讓長者食堂成為老人的溫馨“食”光港灣”建議,答復如下:
一是整合社區資源。積極整合社區周邊資源,與商超、市場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聯合構建食材供應鏈。通過集中采購、優化物流配送等方式,降低食材采購成本,確保食材新鮮、價格合理,為長者食堂提供穩定、優質的食材供應。充分發揮供銷社“統購”與“統銷”優勢,整合資源,搭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綜合平臺,加快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構建市、鎮、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健全區域內物資供應鏈。我市供銷社歷年來累計建設綜合服務網點153個,發展經營網點278個,有較大規模的商超11家,農資料經營網點40個,可為長者食堂配合提供充足的物資供應,為老個提供安全、健康、綠色的食品,配合打造開放、集約、共享的近鄰長者就餐服務圈。
二是鏈接社會資源。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發展公益性、互助式助老食堂,廣泛組織志愿者參與長者食堂服務,志愿者可分擔餐食分發、餐具清洗、陪餐聊天等工作,不僅能有效減輕食堂人力開支,還能為老年人帶去更多關懷和溫暖,增強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歸屬感。同時,統籌政府補助、慈善捐贈、志愿服務、公益性崗位等多種資源,確保助餐服務的可持續性,通過多方協同合作,讓長者食堂真正成為老年人的溫馨“食”光港灣。
二、其他
收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視,指派分管領導和相關科室專門負責提案答復工作。現就《關于加強建設補貼社區長者食堂的建議》最終形成正式答復。
下一步,我局將持續關注長者食堂建設運營中的問題,不斷完善相關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強與各部門、社會各界的溝通協作,共同推動我市長者食堂建設高質量發展,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便捷、貼心的助餐服務。
感謝您對我市社區長者食堂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今后繼續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將以您的建議為契機,不斷完善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努力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養老服務,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分管領導:吳幫助
經辦人員:黃惠蓮
聯系電話:0595-86373661
南安市民政局
2025年7月4日
(此件主動公開)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