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福利网,亚洲全黄一级网站,97se亚洲综合,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 索 引 號:QZ07116-0101-2025-00032
    • 備注/文號:南建〔2025〕47號
    • 發布機構:南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4-29
    南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印發《南安市住建系統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和加強人員密集場所建筑施工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
    時間:2025-05-06 11:36

    各建設、施工、監理、設計、審圖、檢測單位,局屬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加強我市住建系統建筑保溫材料和人員密集場所建筑施工動火作業安全管理,按照《福建省住建系統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和加強人員密集場所建筑施工動火作業安全管理方案》、《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辦公室關于加強住建系統高層民用建筑外墻保溫材料安全排查工作的通知》和《泉州市消防安全委員會關于印發<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市住建局研究制定了《南安市住建系統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和加強人員密集場所建筑施工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南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5年4月29日

      (此件主動公開)

      

    南安市住建系統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和加強人員密集場所建筑施工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汲取近年來火災事故教訓,根據《福建省住建系統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和加強人員密集場所建筑施工動火作業安全管理方案》、《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辦公室關于加強 住建系統高層民用建筑外墻保溫材料安全排查工作的通知》和《泉州市消防安全委員會關于印發<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要求,結合我市住建行業實際,現制定方案如下:

      一 、開展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

      聚焦房屋市政工程建筑外墻以及冷庫、室內冰雪場館保溫材料應用領域,優先遏制增量,有效治理存量,全面提升建筑保溫材料建設施工、使用管理等環節安全水平。2025年開展集中整治,進一步加強建筑保溫材料安全監管,有效預防和減少建筑保溫材料安全事故。2026年持續深化整治工作,鞏固提升整治成效,推進落實建筑保溫材料全鏈條安全監管。

      (一)嚴格保溫材料選用

      1.嚴格執行標準。督促參建單位嚴格執行《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0037-202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等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有關規定,選用燃燒性能符合要求的建筑保溫材料或制品,不得選用禁止或限制使用的技術產品。

      2. 規范材料選用。按規定應采用燃燒性能為A 級保溫材料的場所或部位,要督促指導參建單位優先選擇阻燃性能強、綜合效果好的無機類和新型復合保溫材料;其他場所或部位鼓勵采用燃燒性能為A 級的保溫材料,不應采用燃燒性能低于B2 級 的保溫材料。設計文件中選用的保溫材料,建筑業科要督促設計單位注明規格、燃燒性能等技術指標,明確防火設計要求。鼓勵因地制宜推行建筑保溫與結構一體化技術。

      3.加強審查把關。督促施工圖審查機構加強房屋市政工程選用建筑保溫材料情況審查,重點審查擠塑聚苯板 (XPS) 、膨脹聚苯板(EPS) 、聚氨酯泡沫板等有機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保溫系統的防火措施或構造等防火要求,不符合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要求的,不得通過消防設計審查。

      (二)嚴格材料進場檢驗檢測

      1.嚴格檢驗核查。要加強對有機保溫材料的型式檢驗報告、進場驗收記錄、抽樣檢驗報告的核查,并按消防設計文件對其燃燒性能進行檢查。2025年底前取得階段性進展并持續推進。

      2.強化進場檢驗。督促建設、施工單位嚴格遵循“先檢后用”原則,強化保溫材料進場檢驗工作。施工人員現場取樣時,必須在建設或監理單位見證下進行,并留存書面及影像資料,由見證人員簽字確認且制作記錄。取樣過程要確保隨機性、代表性以及具有唯一性標識,同時做好見證取樣與送檢記錄。2025 年底前取得階段性進展并持續推進。

      3.規范重點項目檢測。要建立并滾動更新本轄區冷庫、室內冰雪場館等重點工程項目清單,督促檢測機構對冷庫、室內冰雪場館等重點工程項目進行現場取樣。2025年底前取得階段性進展并持續推進。

      4.加強檢測機構監管。要組織開展1輪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專項監督抽查,嚴肅查處出具虛假報告等違法違規行為并曝光。督促檢測機構通過向社會公開承諾、公開檢驗檢測報告或提供查詢平臺等方式接受社會監督。2025年6月底前取得階段性進展并持續推進。

      (三)嚴控施工質量安全

      1.建立管控公示機制。要督促建設單位牽頭建立全過程質量安全管控制度,健全參建單位考核檢查制度,強化設計、施工、監理、檢測單位履約管理。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應督促建設單位在建筑物顯著位置設立永久性標牌,公示質量責任主體與責任人。2025年6月底前完成并持續落實。

      2.嚴格施工過程管控。要督促施工單位規范施工作業和現場監護,加強保溫材料現場安全存放管理和消防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強化消防安全培訓和巡查,制定應急預案并開展演練。 2025年底前完成并持續推進。

      3.嚴抓驗收關鍵環節。嚴格竣工驗收前建筑保溫材料質保資料的核查,確保建筑保溫材料進場抽樣檢測等資料全面客觀;未開展檢測或提供資料不全的,建設單位不得組織竣工驗收。使用易燃、可燃材料作為建筑外墻外保溫材料的,一律不得通過消防驗收。2025年底前完成并持續推進。

      4.規范小型工程監管。對涉及建筑保溫材料的限額以下小型工程(含拆除工程),要依據《泉州市小散工程安全生產納管暫行規定》及屬地實施細則,指導鄉鎮(街道)組織做好登記,加強巡查排查,強化火災風險防范。2025年6月底前完成并持續推進。

      (四)排查既有建筑外墻保溫材料安全

      1.摸清既有建筑底數。通過調閱城市建設檔案中住宅建筑竣工圖進行篩查、指導住宅小區參建單位(包括建設、設計、施工、圖審、檢測等單位)進行摸排、督促產權人和物業服務企業對小區內住宅建筑開展識別等方式,進一步摸清轄區物業小區中采用外墻外保溫系統(不含保溫砂漿)的住宅建筑底數,重點摸排2005-2010年期間新建物業小區。

      2.開展常態化巡查。針對摸排出采用外墻外保溫系統(不含保溫砂漿)的住宅建筑,結合日常監管和行業管理,督促指導建筑產權所有人、物業服務企業將有關信息錄入“福建省房屋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常態化開展安全排查,按照“一樓一檔” 建立隱患問題臺賬,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整改措施及完成時限等。要督促物業服務企業協助建筑產權所有人做好建筑外墻保溫系統排查工作,依托“福建省住建廳安全工作平臺”對住宅公共區域的外墻保溫材料等進行隱患排查,發現問題及時向業主委員會或業主大會報告,并及時設立警示標識或圍蔽設施。2025 年底前完成并持續推進。

      3.推動產權主體改造。 使用年限超過15年以及外墻外保溫系統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有空腔的高層民用建筑,房產科要鼓勵產權所有人委托專業機構進行評估評定,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對需整體改造更新的,由產權所有人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改造計劃。2025年底前完成并持續推進。

      (五)加強冷庫和室內冰雪場館安全監管

      加大建設過程監管。進一步加強房屋市政工程中的冷庫施工和冰雪場館建設質量安全監管,組織對本轄區冷庫、 冰雪場館在建項目開展1輪全面排查,嚴防漏管失控。采用保溫材料燃燒性能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通過消防查驗。采用聚氨酯等保溫材料現場發泡作業的,要督促參建單位嚴格按照工序施工,落實防火、防靜電等安全防范措施,保持良好通風環境。2025年6月底前完成并持續推進。

      (六)加大溯源追責力度

      1.加強源頭信息溯源。對辦理施工許可的工程項目,要督促施工單位運用數字化手段,記錄進場材料信息,實現材料供應企業、產品技術指標以及材料進場、取樣、檢測、驗收等信息可追溯,嚴格確保信息真實、準確、全面,檢測報告及時上傳“福建省建設工程監管一體化平臺”。2025年底前取得階段性進展并持續推進。

      2.嚴格事故倒查追責。對于因建筑保溫材料安全問題導致的亡人事故和重大影響事故,依法依規嚴肅追究檢驗檢、工程參建各方主體、相關管理單位及責任人的責任。整治期間,對因建筑保溫材料安全問題導致亡人事故的企業,列入差異化監管。

      二、加強人員密集場所建筑施工動火作業安全管理

      切實加強人員密集場所建筑施工動火作業(包 括電焊、氣焊、氣割作業及使用噴燈、打磨、砂輪、電鉆等可能產生火焰、火花和熾熱表面的臨時性施工作業,下同)安全管理,嚴格落實《關于加強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安全管理的若干措施》(安委〔2024〕12號)等文件要求,堅決防范遏制生產安全事故

      (一)壓實主體責任

      1.落實動火首要責任。要按照“誰的場所誰管理,誰動火誰負責”的原則,依職責督促人員密集場所管理使用單位全面負責本場所的動火作業安全工作。動火作業必須經管理使用單位主要負責人審批同意后方可實施。嚴格執行“一次動火作業、 一張動火作業證、 一套安全技術措施”,動火作業證上必須明確動火作業風險和管控措施。

      2.壓實參建各方責任。督促參建單位嚴格落實動火作業安全主體責任。人員密集場所管理使用單位(建設單位)要定期組織監理、施工單位對動火作業進行安全檢查;施工單位要嚴格執行動火作業審批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及時編制動火作業施工方案和應急處置專項預案,定期組織消防安全培訓,確保動火作業安全;監理單位要加強對施工現場動火作業巡查,督促問題立整立改 。

      3.加強動火人員培訓。督促人員密集場所管理使用單位、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施工單位等加強動火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使其具備動火作業風險隱患辨識能力、應急逃生和處置能力。對未經培訓上崗人員,一律先離崗,培訓合格后再上崗 。

      (二)強化現場管控

      1.明確動火作業區域。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施工動火作業,原則上應在室外進行,并劃定動火作業安全區域,非必要不在室內進行,嚴格執行《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GB/T 40248)等有關標準要求,不得在使用、營業期間進行動火作業。

      2.嚴控特殊場所動火。醫院、養老院等場所因特殊情況在營業、使用期間進行動火作業,以及涉及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動火作業的,要督促管理使用單位、施工單位等提前對安全風險進行全面、系統辨識評估,逐項制定安全操作、現場監護、 應急處置等管控措施,將管控責任逐一落實到人,并使用不燃材料將動火區域與使用、營業區域進行防火分隔。

      3.嚴查人員持證上崗。對從事電焊、氣焊、氣割的動火作業人員,要督促施工、監理單位等做到進場必查證書,確保其按規定持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上崗。對其他動火作業人員,督促施工單位、勞務派遣單位等做好崗前安全生產培訓教育,確保其掌握動火作業安全操作規程和應急處置措施。動火許可證應在動火作業區張貼公示或隨身攜帶。

      4.嚴格執行動火“六必須”。建筑施工動火作業必須符合《焊 接與切割安全》(GB9448)等相關標準要求。作業期間,督促施工單位嚴格做到:必須清理周邊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質,動火作業區域與其他區域必須進行有效防火分隔;必須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保障消防用水;必須在現場設置警戒線或者安全標識;必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必須避免與具有火災、爆炸風險的作業產生交叉;必須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現場全過程監護。作業結束后,督促施工單位進行現場復查,確保無火災危險后方可離開。

      (三)嚴格監督執法

      1.嚴格小型工程動火監管。人員密集場所限額以上工程,有關單位要督促建設單位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辦理施工許可、驗收等手續。人員密集場所建筑施工中涉及電焊、氣焊、氣割等動火作業的限額以下小型工程(依法可不辦理行政審批的各類小型建設工 程,包括新改擴和拆除工程),由屬地納入小散工程,強化安全監管。要結合本轄區登記情況開展暗訪檢查,接到鄉鎮(街道)上報或群眾舉報有動火作業的小型工程未登記的,應及時組織現場核查。

      2.嚴懲動火違規行為。對違規在使用或營業期間動火作業、涉及動火作業小型工程未登記、未進行內部審批、未持證上崗、違反動火作業“六必須”等情形,依法嚴肅處罰。

      3.強化動火警示教育。要重點針對管理使用單位、施工單位負責人以及動火作業人員等特定群體進行警示教育,定期曝光動火作業典型違法行為和事故案例。

      4.鼓勵舉報違規行為。要發布加強動火作業安全管理的公告,鼓勵施工單位在人員密集場所公共部位的顯著位置張貼舉報二維碼,鼓勵企業內部職工、項目一線人員和社區志愿者舉報違規動火作業行為,對舉報有功人員按照有關規定實行獎勵。

      三、工作要求

      各有關單位要結合實際,迅速部署落實,根據本實施方案要求,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細化任務措施,及時將相關工作要求傳達到各有關單位、企業、項目和現場一線人員,建立跟蹤督導機制,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切實提高安全管控水平。建筑保溫材料和動火作業應納入日常監督檢查的重要內容,通過“四不兩直”“雙隨機”檢查等方式,加強監督檢查。

      附件:南安市住建系統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和加強人員密集場所建筑施工動火作業安全管理重點任務清單

    附件下載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解讀
    文字解讀
    圖片解讀
    視頻解讀
    訪談解讀
    媒體報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城市| 和顺县| 湄潭县| 焉耆| 垫江县| 奉新县| 靖江市| 紫阳县| 改则县| 灌云县| 波密县| 诸城市| 定襄县| 乌恰县| 广丰县| 雷州市| 裕民县| 浮山县| 宽甸| 兴国县| 衡阳县| 淳安县| 三亚市| 毕节市| 宾川县| 丰城市| 菏泽市| 册亨县| 中阳县| 陵水| 灯塔市| 茌平县| 梁河县| 西安市| 杭锦后旗| 安达市| 太康县| 株洲市| 高密市| 昌江| 射洪县|